365线路检测中心  > 政府信息公开  > 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 > 领导讲话

朱市长在林下经济现场会上的讲录音整理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板  发布时间:2013-12-06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市政府副市长 朱乃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9月24日

 

同志们:

    今天我们在东宁召开林下经济现场会,是今年全市农业战线四大现场会之一,目的是加速扩张林下经济总量,打造促农增收新的产业支撑。上午我们参观了东宁县的5个典型,大家在看的过程当中,普遍感到典型很有示范引导作用,下午吉舜县长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经验介绍,借鉴性、操作性都很强。以东宁县黑木耳为例,是由林下经济延伸发展形成的"小木耳大产业、小产品大市场",逐步构建了五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。一是木耳栽培产业,东宁的规模达到15亿袋,拉动农民增收45亿元,人均2万元;二是深加工产业,引进雨润集团建成了交易大市场和配套的加工企业,几十种产品的销售形势非常好;三是菌需交易物流产业,东宁成为了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基地、研发基地、加工基地、集散市场,进而形成了广阔的菌需供应市场;四是菌包循环经济产业,主要是菌包的回收利用,现在开发的生物质发展、生产活性炭两个项目很具有代表性;五是木耳机械设备产业,生产规模化扩张后,拉动形成了菌业生产加工设备产业。从东宁黑木耳产业上,我们能感受到,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到完全释放,作用是非常巨大的。林下经济就是全市要重点发展的产业,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着力点,刚才8个县(市)区也谈了思路、目标和方向,下步重点在于抓好落实。下面,对我市林下经济发展,我讲三点意见。

    第一,加快发展林下经济,我们要认清形势,把握趋势,放大优势

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,可以说和我们牡丹江"八山半水分半田"的地域特征是密切相关的,虽然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,但其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已经显现出来,并必将成长为牡丹江"三农"工作跨越争先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。这也是我一段时间以来,认真思考、分析做出的判断。就牡丹江而言,林下经济一定会发展成为我们农业战线跨越争先的重要支撑。所以我们各地必须要从增加农民收入、发展特色农业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,来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,进而增强我们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紧迫感。

   (一)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。我们地方林业有林地面积1182万亩,略高于全市耕地面积,在1182万亩当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达到400多万亩,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,开发利用面积还不足3%,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巨大,潜力巨大。如果400万亩林地得到有效开发,达到吉林省林地亩产值500多元的水平,那么我们牡丹江林下经济的产值将超过200个亿,如果达到辽宁省林地亩产值1000多元的水平,产值可超过400个亿。那么400个亿什么概念呢?就是再造一个牡丹江农业。另外,我们牡丹江森林的覆盖率是62.3%,浅山区、丘陵地、坡岗地非常多,水资源非常丰富,空气质量又特别好,在全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上,牡丹江排在30位左右,这些条件决定了牡丹江发展林下经济优势突出。

   (二)我市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。从我市林下经济的现状分析,仍然处于速度不快、总量不大、质量不高的起步阶段,而且我们的产业发展也不均衡、特别是区域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。从经济效益上看,全市400万亩适宜开发林地,平均亩产值仅百元左右,单位产出相当于吉林省的1/5、辽宁省的1/10、伊春市的1/18,虽然我们的资源存量大,但无论是单位产出还是总产值,还处于低水平阶段。从发展质量上看,我市林下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,产业链条短、附加值低。以松籽为例,我市已经成为全省重要的生产和集散地,但是绝大部分还是以卖原料为主,加工的少,形成品牌的少,效益不高。从产业的规模上看,林下养殖业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,我们今天看到茂林牧业林下养殖了几百头牛,在我们牡丹江区域内属于较大规模了,可见我们林下养殖业的薄弱。东宁的黑木耳、大榛子、葡萄,林口的滑子蘑、红树莓,海林的黑豆果等都各具特色,但除了黑木耳以外,其它产业生产基地规模还不是很大。从龙头带动上看,近些年来我们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,比如丛茗菌业集团、黑木耳大市场、鹰鹿食品、北味菌业、中龙食品等龙头企业,但是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,辐射面小。

   (三)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势在必行。发展林下经济,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、发展优势,既是全市"三农"发展的需要,更是全市经济社会跨超争先的需要。一是发展林下经济是改善生态环境、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前提。我市还有很多超坡耕地没有退下来,很多山地裸露、无植被覆盖,导致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,而且经发生暴雨成灾,甚至出现山洪泥石流的灾害。去年夏天,穆棱下城子新林村暴发了山洪灾害,如果不是预测预报准确、人员撤离组织及时,很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。究其原因,还是这些年来生态环境破坏的太严重了。尽管国家实施了天保工程、退耕还林工程,但难以在短时间内就把这些事都解决好。所以我认为发展林下经济,是保护森林资源、改善生态环境,实现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。上午我们看了千亩大榛子基地,既发展了大榛子经济林,又可以治理荒山、治理水打沟,今年夏天降雨量大、暴雨多,但我们种上了经济林,周边耕地受到损失很小,生态保护作用凸现。从经济效益上看,利用坡地每亩收入能达到8000到10000元,远远高于宁安响水米产区农民每亩2000至3000元的收入,效益非常可观。二是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、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。市委提出,到"十二五"期末,要提前一年实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目标,单靠目前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很困难的,必须加速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,将其打造成新农业支柱产业,才能为农民收入翻番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三是发展林下经济是扩张农业总量、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重要内容。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,是个大题目、是篇大文章,有难度。生产绿色、无公害农产品,在牡丹江大部分耕地上都可以实现。但要生产有机有产品,受农药、化肥残留和土壤净化时间等因素限制,是很困难的。全市1182万亩林地中适宜开发的400万亩面积,是基本上没有农药化肥残留的土地,林下种植的农作物、药材、坚果、食用菌,基本都是有机的。我们发展林下经济,就是牡丹江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重要途径和支撑。昨天我参加了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展销会,陆省长做了五十分钟的演讲发言,把黑龙江整个地域的基础、优势、潜力,分析的特别到位,他认为,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,既是朝阳产业,也是在全国极具竞争力的产业,既能富农兴林,也能富工强企。为什么这样说呢,因为农业"接二连三"的作用一旦得到充分释放,就会形成一二三产联动的循环经济体系。四是发展林下经济是全面深化林改、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。东宁的实践证明,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前提是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到位,确权、发证之后,才能流转、交易,才能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。发展好林下经济,促进农民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、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转变,大幅度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,让农民群众依靠经营山林发家致富,实现生态受保护、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,才能进一步巩固林改的成果。五是发展林下经济已经进入了抢抓政策机遇、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。当前,国家和省级层面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,而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。国务院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》,省政府提出了"让优势资源不再沉睡"。"让优势资源不再沉睡"是什么概念呢?黑龙江的森林资源太丰富了,这些年来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,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,但是林业为我们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,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,处于"沉睡"的状态。为此,省里也在研究一些新举措,比如在研究发展大榛子产业上,吕维峰省长、蔡炳华厅长提出,全省要发展100万亩大榛子,打造重点园区,构建产业带。在大榛子产业上,我们现在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,东宁、穆棱、林口、西安区等都开展了示范推广,总面积达到14000多亩,这样大的面积,各地必须研究包装成项目,一旦省里出台产业扶持政策,我们就能抢占先机,争取政策促进产业腾飞。省里现在出台了奶牛补贴政策,在全省确立了5户龙头企业,包括我市的红星乳业,起点是养殖小区达到1200头规模,养1头奶牛补贴10000万元。如果我们没有产业基础、没有包装好项目,政策出台了也享受不到。陆昊省长到了黑龙江之后,已经把省政府各项政策性资金集中打捆,用于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,这也要求我们在林下经济发展上,多引大项目,加快打造产业集群。年初,我们制定了林下经济3年发展规划,出台了产业发展实施意见,可以说,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已经来临。

    总之,只有加速发展林下经济,才能让我们的农民、让我们的林业职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,才能处理好生态与产业、保护与利用、兴林与富民的关系,逐步形成生态与产业共进、保护与开发并重、改革与发展互动的良好局面。大家必须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真正把发展林下经济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,切实抓好,抓出成效。

    第二,加快林下经济发展,我们要找准切入点、选好突破点,抓住关键点

    林下经济是我们挖掘农林资源潜力的主攻方向,要按照高起点、高层次的发展思路,以林兴业,以林富民,以林强企,打造全省林下经济大市强市。我们的目标是:用3年的时间,全市的林下经济产值由39.8亿元要增长到100亿元,年均增长50%以上。这个目标是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后确定的,从速度上看,年均增长率50%,从总量上看,3年增加60个亿,大家可以算一算,我市林下亩均收入是吉林的五分之一,辽宁的十分之一,如果以吉林为参照,达到同等水平,就可以实现产值200亿,达到一半水平就可实现产值100个亿,即使是达到四分之一的水平,也可实现产值50个亿,加上现有40亿存量,就能接近完成百亿目标。可以说,这个目标即是切实可行的,更是能够完全实现的,大家要坚定信心,重点抓好三项工作。

   (一)抓好一个规划布局。方才各县区在表态发言的时候,大家都在谈要制定方案,但我认为,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规划布局。一要高标准编修产业规划。要在调查研究、摸清底数的前提下,借鉴年初各地制定一图两表(即:产业规划图、城镇化化建设项目表和产业化建设项目表)的做法,结合本地产业总体规划,加紧规划编修,并做到有形化、项目化。在规划当中,要突出原生态、绿色、有机的产业特点,要突出产业产品市场的高端定位,要突出区域资源、生产传统、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;要切实体现依托优势错位发展,避免同质化竞争,切实体现产业区块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园区化、集群化发展理念,用规划引领产业有序发展。二是高起点抓好产业布局。按照我们的三年规划,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的总体布局是打造一核两带四个基地。围绕主城区八乡镇,打造森林旅游核心区;围绕G10、G11国道,借鉴海林森林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模式,新建扩建一批林下经济加工园区,带动形成两大林下经济产品加工带;围绕东宁、穆棱、林口,重点打造以大榛子、红树莓为主的林果产业基地,围绕东宁、海林,重点打造林下菌基地,围绕海林山市镇、西安的温春镇、阳明铁岭镇等区域,重点打造以黄芪、防风、五味子、刺五加、猪苓等为主的林药基地,围绕毗邻森工林业局的乡镇,重点打造林下养殖基地。各地要围绕全市整体布局,合理划分产业核心区、示范区、辐射区,明确各乡镇村屯的主推品种、产业布局,明确重点园区、重点基地所处位置和建设进度,并制定产业布局图。年底前,各地要完成规划和布局图编制,我将专门听取本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汇报,重点就是产业规划和布局。

   (二)实施两个重点突破。从整体看,我市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,不能搞面面俱到,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,有的放矢,抓住重点、抓住关键,推动重点产业、重点区域优先发展、率先突破。一要在重点产业上率先突破。从类型上看,我市林下经济大体上有林菌、林果、林药、林畜和森林旅游5种类型,各地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、气候条件、产业基础和农民种养习惯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。特别是九个县市区不能搞同一品种"遍地开花",无论是大榛子,还是红松坚果,或是其他品种,对温度、土壤等基础条件都有不同要求,各地要适合什么干什么。当前,我们的坚果、浆果、北药三个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、速度也比较快、所以要趁势而上,优先推进这三个产业发展,3年内,每个县市区要分别建成5个大榛子、红松坚果林等坚果基地,全市坚果面积要突破30万亩;每个县市区要新建2个以上山葡萄、树莓、蓝莓等浆果基地,全市浆果面积要突破10万亩;城区、宁安、海林、林口、东宁分别建设一个5000亩以上的刺五加种植示范园,分别建设3个2000亩左右的林下参、猪苓等林药基地,全市林药种植规模要达到30万亩,带动林下经济全线铺开。特别是大榛子面积要由目前的1万多亩增加到10万亩,实现率先发展、率先突破,打造全省林下经济第一大市、第一强市。二要在重点区域上率先突破。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,一方面,要充分利用地方国有林场的资源占有率高、职工组织化程度高等优势,按照集约化开发、规模化经营的标准,每个地方林场培育1个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,带动广大职工发展林下经济,打造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样板区,解决地方林场职工收入偏低、生活贫困问题。另一方面,各地要借助合作共建平台,整合资源、资本、资金、技术等要素,每个县市建设3至5个林下经济共建基地,特别是要推广森工林区出林地、地方出资金、科研院所出技术的合作模式,在每个县市高标准建设1个以上局、院、县三方共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,带动更多林场职工、农民开展林下经济合作共建,集中各方优势,调动各方群众积极性,打造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先行区。

   (三)狠抓三个关键环节。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,千头万绪,切不可眉毛胡子一起抓,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,以点带面,促进整体发展。上午,永先书记谈到,发展一个产业有三个重要环节。第一是发现,第二是示范,第三是推广。发现包括两方面,一是要发现农民的首创及成功实践;二是领导者要有准确判断和高度关注;示范是我们抓农业工作的宝贵经验,没有试点示范不可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;推广就是组织大家来学,我很赞同。今年,我们开了四个现场会,两个是围绕城镇化、一个是新型经营主体、一个是林下经济,就是要总结各地抓关键、抓重点的好做法、好经验。所以在林下经济发展上,大家要深入研究探索。一是狠抓主体培育。就是面对多数职工、农民"不敢干、不会干"的现实,通过泛泛的、普遍的培育、培养,不可能快速见效。要统筹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,重点支持能人、村集体、企业领办创办各类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,优先支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农业庄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,3年内,全市从事林下经济生产的家庭林场、合作社、庄园分别要达到100个、100个、30个,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、集群化扩张;要强化典型示范,集中配置资源、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要素,围绕林下经济产业,建设30个示范林场、30个示范社、10个示范庄园,确保一年成型,两年出经验,并通过实地观摩、座谈交流、定点帮带等形式,推广建设经验,带动更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,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放缓,国内产能过剩,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形势下,加之全社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,工商资本正在加速涌向农业,这是巨大的机遇,我们要把握这种趋势,放大林下经济生态、绿色、有机优势,推广东宁社会资本投资、农民地权入股合作经营模式,加速培育一批企业经营主体,带动林下经济向集约经营、规模经营方向发展。二是狠抓龙头建设。我市的林下产品量大质优链短,开发高端食品、保健食品前景广阔,但是加工比重不足25%,而精深加工率更是低得可怜,导致了优质产品变成了初级原料和低端商品,附加值比较低,好产品原字号销售,卖不出好价。所以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集中包装一批林果、林药、林畜、林菌精深加工项目,定向引进一批生产工艺先进、加工链条长、产品附加值高、市场前景好的林产品加工企业,壮大加工龙头集群,力争全市每年引进2至3个大项目。要加快引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,抢抓省政府扶持林产品加工、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机遇,依托现有企业,包装、争取、推进一批技改扩能项目;加大本级财政、项目、信贷等政策倾斜力度,全力支持现有企业扩能技改。全面推动全市林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,延长增厚产业链条,膨胀林下经济总量。三是狠抓品牌开发。从目前看,我们的山野菜,野生菌,野生药材等林下产品都是天然的有机食品,但由于没有大品牌、好品牌支撑,一流产品卖的是三流价格。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,就是伊春的铁力北五味子、林蛙油和五营红松子等产品都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价格比我们同类产品多几倍甚至十几倍。所以,大家要充分认识到,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,没有市场就形不成规模。所以我们要加大品牌创建力度,利用3年的时间,培育出具有代表性、地域性的林下经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全面提升我市林下经济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;积极鼓励引导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,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,申报注册林下经济产品品牌,特别是围绕现有的森林食品品牌,重点支持创建著名、驰名商标,形成牡丹江的林下经济品牌梯队。3年内,每个县市围绕林下经济,分别培育10个以上产品品牌和2个以上著名驰名商标。

第三,加快林下经济发展,我们要凝聚合力,增强动力,释放活力

   (一)要强化领导,凝聚发展合力。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,既有林业的事,也有地方的事,既有项目的事,也有机制的事,涉及方方面面。必须要像东宁县抓黑木耳产业那样,高度重视,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。会后,各县(市)区分管领导回去后,要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,赢得主要领导的支持。各地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,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研究,建立推进机制,强化领导机构和经费保障,要把林下经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目标,纳为本地目标管理进行考核;市林业局要定期考核、督办、推进。

   (二)要优化环境,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强化政策支持。任何一个产业的推进,特别是示范推广阶段,没有政策、没有资金,就难以发挥引领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,各地要从政府层面研究制定扶持政策,拿出一些资金,建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骨干品种开展示点示范,推动其率先发展。二是要创新金融产品。目前,我市各地政府财政实力不够强,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,我们采取市场化手段,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上,研究融资问题。从全市看,每年发展产业上项目,搞基础配套建设,最缺的就是资金,最难的是资金筹集问题,去年我们通过到株洲等地市考察学习,找到了以融资为主的途径,也学会了如何融资的办法。去年我们全市融资100个亿,今年要达到200个亿。在林下经济发展上也是这样,只要我们深入研究,办法总比困难多,就一定能够破解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。三是要搭建服务平台。包括农民种养习惯的引导、各种先进技术普及、市场销售网络平台建设,等等,要按照现代产业发展模式,完善配套服务体系,带动产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市场化发展。

   (三)要深化改革,释放发展活力一要放活集体林权。我们发展林下经济,最缺的是将资源转换成资本资金的办法。全市集体林权已经完成了确权颁证,各地要研究集体林权资本化的途径,探索建立集体林权交易市场,加快集体林地流转,为投资主体开发林地资源创造条件。特别是我市林地资源都是良性资产,完全具备抵押贷款条件,要加快制定林权抵押、贷款、融资办法,推动资产向资本转化。二要创新合作机制。我市森工林地占市域林地面积近70%,全市绝大多数村屯和森工毗邻交叉,森工不仅林地面积大,科技水平、资源占有率、组织化程度高于我们,这些年,我市与森工系统合作共建开展的非常好,比如在推进城镇化上,我们成功探索出了柴河经验、长汀经验、绥阳经验,林口古城搞的也很好。所以,下一步我们发展林下经济,也要和森工密切合作,借助森工资源、技术等优势,共同发展林下经济,实现互利双赢。三要加快地方林场转型。我市有42个地方林场,但"重管理轻经营"现象突出,一方面,导致缺少管护资金难以管好,另一方面,导致我们的资源"躺在大地上",创造效益极低。今后全市林业系统要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,向经营要收入,要效益,变管林为育林、变"采山"为"种山",大力发展产业,全力上马项目,带动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。

    今天就讲这么多。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,这段时间我也正在思考,可以说也不是很成熟,今天带个头、打个样。同志们回去以后,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,认真加以研究,力争用2-3年时间,把牡丹江建成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大市、强市。谢谢各位!

信息来源:365线路检测中心管理员 | 责任编辑:365线路检测中心管理员